已浏览:7035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1-04-22
经济生活趣味教学案例二则
餐馆吃饭付费“随便给”
英国伦敦北部有家叫“就在转角处”的法式小酒馆,到此的客人们往往花上两个小时品美酒、尝佳肴,饭后自己算账付钱,付多少钱顾客可自己做主。餐馆吃饭付费“随便给”,这是餐厅老板瓦索斯的创意。
瓦索斯做了个试验:让顾客享用葡萄酒及蟹柳、三文鱼后自行决定付账金额。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顾客均以公平或慷慨的态度结账。
不少人以为瓦索斯注定赔钱,但事实证明其营销策略还是很成功的。瓦索斯说:“迄今为止,顾客们所付的钱比那些菜肴本来的价格还要高出20%呢。人们都希望自己看上去显得有教养,如果掏的钱不够多的话他们会感到难为情的。”瓦索斯在另外4家餐厅也有股份,而这4家餐厅每周的利润与由顾客自行决定付账金额的餐厅相比少了5%~10%。
事实上,瓦索斯也有妙法防止顾客付钱太少。若有客人过分吝啬,他就会把钱退给对方,这样他们便知道若想再次光顾,还是应多付些钱。
餐馆吃饭付费“随便给”,餐厅老板瓦索斯的创意首先体现了市场交易的公平原则。公平,是市场交易的灵魂,是衡量市场交易活动是否有序、是否规范的试金石。 一般说来,市场交易中,定价权在卖方,而瓦索斯却把定价权还给顾客,顾客自然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餐厅老板瓦索斯的创意还体现了市场交易的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遵守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在商品服务市场上,不仅仅是销售者的道德,而是销售者和消费者都应具有的道德。瓦索斯的创意体现了这些要求,成功就是必然的。
傻子银行家的发家史
达拉姆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银行家。此人三十多岁就担任了一家大银行的行长,但他的履历还是受到金融界巨头、银行翘楚们的嘲笑,以为由他掌舵银行业的旗舰,简直是开国际玩笑。
果然,达拉姆上班伊始就做出了一个贻笑大方的决定,他要求手下把二十公里范围内的所有新生儿全部列在一张名单上。三天后,名单上所有的新生儿都收到了银行的一封信,信中恭喜他们来到这个美妙的世界。以后每年生日时,这些孩子都会收到达拉姆银行的信和一份礼物。达拉姆还把银行办公大楼最重要的一层装修成孩子们的游乐室。这样,年轻的妈妈们纷纷舍近求远来达拉姆的银行存款。达拉姆的做法开始有效果,但收益并不大。有人开始质疑达拉姆的能力。
可是在印度尼西亚经济困难时期,大量工商企业破产,银行的经营步履维艰,有些大银行宣布破产,达拉姆的银行却靠吸收大量家庭存款而坚强地支撑过来,达拉姆声名鹊起。
三十年后,一场席卷全亚洲的金融风暴再一次把银行业推到悬崖上。已经六十多岁的达拉姆又一次得到上天的青睐。当年那些在他的银行里玩耍的孩子,很多已经成为著名的企业家、社会精英,并且一直与达拉姆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他们纷纷向达拉姆的银行注资,使它又一次化险为夷。达拉姆当年的储蓄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银行家达拉姆把自己的银行做大做强的历史,让我们见证了什么是金融企业的形象和服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银行家达拉姆的做法,最可贵之处就在于着眼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世界上的百年老店无论风吹雨打而屹立不倒的原因,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多么的重要!
(作者:祝大桥 原载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年第8期)